中髎穴便秘月经不调腰痛

白癜风可以做漂白吗 http://pf.39.net/bdfyy/zjdy/190911/7458236.html

1.所属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2.主调病症

便秘,泄泻,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腰痛。

3.位置

在骶部,当次髎下内方,适对第3骶后孔处。(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4.穴位图

声明:视频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与其余三髎穴相对处于中部也。髎,孔隙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地部经水由此从体表流入体内。本穴物质为膀胱经上部经脉下行的地部水液,至本穴的地部孔隙从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

膀胱经的地部经水由此从体表流入体内。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循本穴的地部孔隙由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疏导水液,健脾除湿。

中髎穴位的作用功效

腰痛(腰骶痛)、便秘、泄泻、月经不调、带下、小便不利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泌尿感染等病证。

配足三里穴治便秘;

配殷门穴、承山穴治疗腰痛、下肢瘫痪;

配关元俞穴、三阴交穴治疗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配合谷穴、足三里穴治疗便秘、腹胀;

配中极、曲骨主治小便不利。

寒则通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采用叩击,将手握一个空拳,用拳背这个位置去叩击腰骶部,双手可以同时叩击,叩击的力量一定要大点,有明显的声音出现,刺激它,才可能通过骶神经孔,传递到盆腔里面去,来刺激里面的脏腑。

直刺1-1.5寸。

旋罐+留罐,各10分钟。

下一页:次髎穴:疝气、大小便不利、痛经、腰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yanlilun.com/bmzl/990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