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快速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我院积极引进小儿外科专家人才,成立儿外科。近日,医院医院首例小儿腹腔镜阑尾造瘘手术在中心手术部成功实施,填补了我院小儿腹腔镜手术的空白,开启了我院小儿外科手术发展的里程碑。
患者档案
患者是一个九岁的小姑娘,自小患有脊髓栓系综合征,虽然出生几天就做了脊髓栓系松解术,但患儿仍有大小便失禁,此次手术的目的就是通过腹腔镜辅助找到阑尾,在脐部进行阑尾造瘘,通过瘘口行Malone可控性顺行灌肠,该术式主要针对大便失禁和顽固性便秘。顺行灌肠以此来改善患儿的大便失禁情况。由于没有小儿腹腔镜手术的经验,这对于配合成人腹腔镜手术轻车熟路的整个团队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手术过程
为了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手术部王秀梅总护士长和蔚玲护士长以及麻醉科韩冲芳主任与儿外科孙小兵主任主动沟通下,积极做好各种术前准备,配备相应的腹腔镜器械并反复细致检查,提前做好各种预案,细致研究每个流程规范;负责配合手术的张荣倩、穆永红两位组长则提前与孙小兵主任沟通手术相关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力争做到完美配合。经过一个小时的操作后,手术顺利结束,患儿安返儿外病房。相对成人腹腔镜手术来说,小儿腹腔镜手术要求更高,更具挑战性。我院首例小儿腹腔镜阑尾造瘘手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也标志着我院小儿外科在微创领域有了新的拓展与突破。小儿外科专家介绍
孙小兵,男,年出生,博士,主任医师。
山西省学科技术带头人,省优专家,“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
专业范围涉及小儿普外、新生儿外科、儿童泌尿外科、儿童普胸外科、儿童肿瘤及儿童骨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肛门直肠畸形及排便障碍和下尿路功能障碍的诊治,在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大便失禁、外伤后大便失禁和神经源性大小便失禁的治疗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现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新生儿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尿控及盆底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分会小儿外科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委员、山西省医学会胃肠委员会肛肠学组委员、《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特约编委、《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编委。
出诊时间:周二、周五上午
————/END/————
文字及图片来源:儿外科、中心手术部
郭振山
编审:袁红奎
医院最新动态
分享院内最近活动
服务广大医护职工
普及更多专业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