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时称为便秘。但有少数人一贯是2~3天才大便1次,且大便性状正常,此种情况不应认为是便秘。对同一人而言,如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变为2天以上或更长时间大便1次时,应视为便秘。
医院肛肠科一病区主任白国民提示:由于便秘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因此必须根据伴随的其他症状与体征,结合有关的实验室及特检结果及时的作出病因诊断,尔后再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
便秘的治疗原则包括5个方面:
1.急性便秘者,多数因肠道发生梗阻所致,因此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如患者有腹胀、腹部隐痛等症状,可采用温水灌肠治疗;如为病理性梗阻时,应及时手术治疗。
2.便秘如因肛门、直肠附近病变所致,如肛裂、肛瘘、肛门周围脓肿、巨大内痔合并感染等引起的急性便秘,应积极治疗这些疾病,并同时采取软化大便或从肛门内给药的方法,以利于大便的排出。
3.如果急性便秘是由于服用了某些有便秘副作用的药物所致时,应减量或停服这类药物。必要时可加服对肠道刺激性小的缓泻剂。
4.某些由器质性病变导致的慢性便秘,当病因明确之后,即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5.遇便秘时间较长,甚至超过1年以上,或反复间断性发生便秘(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发作),经多种检查证实结肠及直肠并无器质性病变,一般情况良好,食欲基本正常,无消瘦、贫血等表现的患者,可考虑为肠道运动功能障碍性便秘。这类便秘患者的治疗一般较为困难,可试用几个治疗措施,下次我们继续介绍。
(医线记者史爱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