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康复科开展的一项最具传统、诊治面广的绿色疗法,科室由建院初期编制2人的小科室发展至今,人员不断充实,治疗病种逐步增添,崇德尚医,传承创新,积极采用绿色疗法为涉县百姓除病痛保安康。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经络学说为核心,研究经络、腧穴、刺灸方法和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中针法和灸法在中医治疗领域有举足轻重地位。针灸疗法具有适应症广,疗效显著,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所以才能够延续几千年,并不断发扬光,它不仅为中国人民的健康起到了一定作用,而且成为世界许多国家认可的医疗手段之一。
治疗作用
调和阴阳,《灵枢根结》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针灸可以调理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扶正祛邪,正气是维持人体生命能量的各种物质与功能以及由这些物质和功能所产生的抗病能力,邪气是指一切致病因素。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着疾病的进退。扶正祛邪是针灸补泻的理论依据。
疏通经络,人体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遍布体内,纵横联系,交叉出入,沟通表里,联系上下,构成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若经络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受阻,导致经络不通,脏腑肢节失去其温煦濡养,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针灸治疗疾病时,根据经络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循经选取一些输穴进行针刺或艾灸,发挥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使经络畅通,营运有度,气血调和,阴阳平衡,从而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治疗原则
针灸治疗原则是针灸治疗疾病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对确立针灸治疗方案有直接的指导意义,针灸治疗原则主要有补虚泻实、清热温寒、标本缓急、三因治宜等。
治疗原则
针法和灸法可联合应用,也可单独应用,可治疗内、外、妇、儿等多种常见病,尤其针对功能不良性疾病有特殊疗效,即可缓解长期口服药物的不适又能迅速缓解病痛。
内科病证,中风,眩晕,头痛,面瘫,腰痛,胁痛,痹证,痿证,不寐,呃逆,胃痛,腹痛,便秘,颈椎病。
妇科病证,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
儿科病证,遗尿,疳积,小儿脑性瘫痪等。
皮肤、外科病证,风疹,乳癖,扭伤,肘劳,腱鞘囊肿,蛇丹,斑秃等。
五官科病证,目赤肿痛,麦粒肿,近视,耳鸣,耳聋,鼻渊,牙痛等。
其他,急性疼痛,肥胖症,美容等。
医院康复科
记住这是一个有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