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鸣堂中医日常咳嗽的中西医治疗方法以及其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在孩子出现咳嗽时我们日常应对治疗方法中的优缺点,以便于大家能够用更全面的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一般情况下,出现咳嗽,我医院多是以西医为主的。常规第一方法就是口服西药,一般多是消炎药、镇咳药、化痰药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按照西医的治疗理论来说,用西药前,首先得分清楚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西医的治疗应该是很严谨的,确定的依据,首先就是化验单子,然后结合症状。但是我们日常看诊是不是有太多情况都是并非细菌感染,但还是用抗生素的,这就需要注意了。抗生素只针对细菌感染有效,其余的病毒性或者支原体引起的咳嗽是无效的。然后现在用的镇咳药、化痰药。比如:金振口服液、肺力咳、氨溴索、氨溴特罗等,对缓解咳嗽症状一般还是可以的。适用于咳嗽剧烈期,但是它的弊端就是,一般用药前两三天有效,之后咳嗽就容易反复,而且对于本身脾胃功能差的孩子,副作用就更为明显。我们也反复强调,咳嗽不是单纯的止咳消炎就能止住的。第二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雾化,医学称之为鼻饲疗法,其实是专门针对于昏厥危机类以及不能自主进食的病人,将药物通过雾化的形式,直接作用于呼吸道,肺内。其优点就是缓解呼吸道问题效果快,适用于咳嗽急促,以及哮喘憋气等情况。雾化使用的药物也多是抗生素类,器官扩张剂,呼吸道润滑剂,严重的也会用到激素药。这种给药方法以及所用药物的副作用也是特别的大,因为药物没有通过正常体内消化的循环就直接作用于器官,其药物的副作用不能被很好的代谢,导致药物直接作用于脏器,对脏器的腐蚀和损害是非常大的。因此经常雾化的孩子,家长用手摸一下孩子的后背肺腧穴的区域都是发凉的,因为寒凉的药物虽然杀死了病灶,但是也闭藏在了肺内,导致身体后期的恢复就更为麻烦,反复的咳痰、肺炎、哮喘那是必然的。第三种,治疗方法就是静脉输液,这一般是医院常用的,比如高烧不退、咳、痰、喘等肺炎、支气管炎时,为了快速退烧,消炎才用的。不同于雾化,输液是为了快速改善全身症状,药物吸收走的是身体血液的静脉循环,而雾化是解决局部问题,针对性更强。输液的副作用大家都知道,输液后身体最明显的副作用就是阳气被消弱,会明显的怕冷、手脚冰凉、抗寒能力差、脾胃消化能力差、脸色暗青、睡觉夜里不安生,越到天冷越容易发病,这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第四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用中成药,这类患者家长多数是有一定的健康意识的,而且一般症状不是特别严重的。中成药的优势就是方便,药房买来回家就可以喝,只要用的及时对症效果也可以。在此,关于这个药效的问题需要重点强调,因为孩子病症比较多变,今天是受寒,可能两天后就变成热证了。所以,用药时就需要精准及时,再者,药量的问题,说明书上的药量是一个大概的标准,但是具体需要根据病症的轻重程度和自身的体质状况来决定的。相比西药来说中成药使用的安全性是很好的,只要辨证方向正确,基本不会有副作用。但是中成药的弊端就是配方单一,只能解决单一表浅的问题,复合型深层的问题解决不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也相信中医,但是用成品中药来治病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再者,中成药的分类现在市场上流行的也不是太多,还有配方和剂量方面在针对性治病时还不太能够保证,毕竟商业流通的本质追求的首先是效益,而治病时效果是第一位的。但是,传统的中医配方相对来说为什么效果好?首先在于根据体质,对症开方用药,针对性解决问题,灵活性比较好,因此,能够遇到有缘的中医,对于健康来说绝对是一大保障。一般情况下针对于咳嗽病症来说,用药对症,改善会很快,在症状稳定后,可以根据体质情况重点的巩固恢复脾肺功能,这种情况可以选用针对性的成品膏剂。膏剂的特点一方面是口感好,容易吸收利用,孩子不会排斥,再者,膏剂属于半流质状态,质地粘稠,滋补脏腑气血比较好。其巩固恢复体质的功效相比汤剂更持久一些,对于体弱易咳人群适合于经常调养,尤其在换季的时候。不过选用膏剂,主要还得看配方和质地的定向属性。比如:虚寒体质人群,不能用以清热滋阴为主的配方,这样就适得其反。再比如:现在流行的秋梨膏,为何很多人用着效果不佳?关键就在于辨证分型方向错误,秋梨仅适合于热性燥咳。因此,治病需分型,选用产品必须要根据体质类型,来针对性的选择用药效果才好。总结来说,对于咳嗽的治疗原则,总体遵循,急则先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尤其慎用雾化,日常要注意体质养护和巩固的重要性。

下周微课通知:

下周三晚8点仲鸣堂中医微课分享内容:

已在微课群的朋友届时收听,还没有加入的朋友可以添加艾叶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yanlilun.com/bmnx/973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