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联盟

原创孙锋医生作者孙锋、姜秀峰

也记不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随着订阅号粉丝人群的日益壮大,每日回答粉丝们的提问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工作比较忙的缘故,每一位粉丝的问题未必马上就能得到我的回复,所以,我想说声:晚复为歉!今天有一位粉丝问我一个问题,我觉得蛮有代表意义,所以,干脆写一篇文章回答他吧。他的问题是:50岁以后都要做结肠镜吗?多久做一次?

这样吧,我们先来看一看美国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的一组数据。这一组数据来自美国癌症报告。

1、结直肠癌发病率情况:

90年代,美国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为1‰,女性为0.6‰;而最新的数据显示,男性降低到0.6‰,女性降低到0.27‰。可以看出,20年来发病率下降了接近40%,从年到年平均每年下降约3%!

2、死亡率情况:

目前为止,美国结直肠癌死亡率下降了51%,美国到年结直肠癌死亡率下降超过一半!

降!降!降!可是为什么呢?都知道美帝是天天大鱼大肉,胡吃海塞啊!怎么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的这么快?

天呐!

原来,美国结直肠癌发病率的显著下降,得益于对50岁以上人群使用结肠镜进行筛查并切除癌前病变。要知道美国结肠镜检查率从年的21%提高到的60%。

还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就在美国50岁以上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显著下降的同时,由于结肠镜未在美国年轻人群中进行普及,美国50岁以下的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则以约2%的比例逐年增加。

那么,在我们中国,是不是50岁以后都要做结肠镜?多久做一次?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本订阅号里的一篇文章《科普︱警惕!80%的大肠癌竟然都是它“变”的》(点击链接),息肉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目前已明确至少80%~95%的结直肠癌都是从息肉演化过来的。

从小息肉→大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息肉癌变这一过程一般需要5~15年。所以,在这个息肉发展到癌的过程中,提前通过结肠镜的方式予以切除,实际上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微杜渐”的作用!

电子结肠镜(图片来自医学美图)

从上述数据,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针对普通人群,50岁以后可考虑做电子结肠镜检查。如无异常,可在10年后复查。(来自NCCN)

说到这里,其实结论我们只讲了一半,针对普通人群,我们可以采取上述措施。而对于高危人群,显然是不适用的!那么,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呢?

既往有息肉的高危人群:

①如息肉小于1厘米,数目小于2个,并且是较为低危的息肉如管状腺瘤,则可以在内镜切除息肉后5~10年复查。

②如息肉数量超过3个或者有高危息肉,则建议每3年复查肠镜。

既往有炎症性肠病的高危人群:

在出现症状后8~10年需要开始肠镜筛查。

直系亲属罹患肠癌的高危人群:

有一个直系亲属在60岁前发现肠癌,或者2个直系亲属均有肠癌的,应在40岁或者其直系亲属发现肠癌时年龄减去10岁时开始进行肠镜筛查。

显然,普通人群和高危人群在面对结肠镜时,检查指证的宽松程度是不一样的:普通人群相对宽松;而高危人群比较严格。

——END——

点个赞再走呗(本文左下角)

简介:姜秀峰,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便秘学组副组长,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主修结直肠肛门外科,师承于留学日本归国的朴大勋教授,工作13年,专科特长:结肠癌、直肠癌、肛管癌规范化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化疗,肿瘤晚期营养支持治疗,内痔,外痔,重度混合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直肠粘膜脱垂,直肠前突等,及混合痔TST微创治疗,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顽固性便秘、老年性便秘的综合治疗!个人







































复方白芷酊价格
白癜风诊断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yanlilun.com/bmnx/27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