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几年前在某律师协会的论坛上,发起人邀我去讲古琴养生。我说我年纪轻轻,不敢讲养生,万一哪天早逝被人家笑话。但通过这事情可见古琴与音乐可以养生是深入人心的。
这几年,身边不少的朋友向我询问古琴养生的事情。我只能说很多疾病的根源在于人的内分泌系统,比如最明显的就是男女的不孕不育及亚健康,除了先天原因外,五成以上在于内分泌、激素失衡,而根因在于人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情绪问题对于身体内分泌的影响。玩音乐,一方面能向外发泄,一方面能向内养神(古琴尤甚)。所以,古琴等乐器确实可以养生,但第一,古琴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如果能够包治百病那么诺贝尔医学奖就都归音乐学院了。第二,玩琴人也不能走火入魔,君不见个别弹琴人越弹越闭塞。
中西医之争,我一直不以为然。我认为中西医本应包容才能共同发展提高。中医应该改名叫传统医学,西医叫新医学,这样改名矛盾似乎会少一点。中国人也可以在新医学上领先嘛,也可以发展传统医学嘛。改个名,抛弃狭隘的民族自豪感,哪有那么多是非。传统医学与新医学是两种思维方式,但并非没有互相的契合点。但最怕的就是,医师个人不能开放、学习、包容,没有科学的思维训练。今天我见《中医五音疗法》一文,内有真知灼见,很多东西说的很在理,但割裂的说五音对五脏,到底有哪些科学道理或实验证明呢?忽悠的本事谁都会,但中国人迷信头衔和权威啊,很多所谓的专家著书立作忽悠人是很可怕的事情。
其实忽悠人很容易,对于高级知识分子也如是。我硕士研究生学的专业是通信,但毕业论文做的是通信与视频编码相结合的夸专业课题。答辩时很顺利,因为答辩组老师都是博士,对于某一方面研究的很深,但跨领域的东西他们都有盲区。都是有头有面的学者,谁也不好意思多问。你们的王宁同学就是这样拿到硕士学位的,每个领域都不精深,可我就是什么都知道一点,能扯啊。
这些年我们在国学、民乐这些领域出了很多“大师”,但为什么尖端科技制造上没听说过出什么“大师”?说实话,还不是这些闭塞、小众的领域好忽悠。你说东,他说西。前两年我检索民乐方面的学位论文与专利,水平真的不高,忽悠外行人或许倒是可以。
如果我是人大代表,我可能会提案把自封为古琴大师、国学大师的人都抓起来,征用他们的脑力去攻克中国先进制造行业。让这些“尖端”大脑真正造福中国人,搞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真是浪费他们才华了!
编者按:王宁
引述《中医五音疗法》全文,供大家讨论。我的编者按只是抛砖引玉。
什么是“中医五音疗法”呢?
古代音乐五音调系统(分别为徵、羽、宫、商、角)在五行学说的指导下应用广泛,通过用不同音阶音色来影响情志,从而作用于五脏,改善健康,称为“中医五音疗法”。
中医五音疗法认为,五音对五脏,五脏系五行,将三者相融,通过闻五音,从而调适五脏。
以徵音(5-So)为主的徵调式乐曲,躁急热烈如火,节奏欢快,宜用笛奏,舒心。
以羽音(6-La)为主的羽调式乐曲,苍凉淡荡如水,风格清纯,与琴音调,补肾。
以宫音(1-Do)为主的宫调式乐曲,浑和厚重如土,旋律悠扬,应当吹笙,健脾。
以商音(2-Re)为主的商调式乐曲,悲壮铿锵如金,曲风高亢,适弹古筝,润肺。
以角音(3-Mi)为主的角调式乐曲,圆长清脆如木,曲调亲切,可伴箫声,养肝。
五音是如何调试五脏的?
有学者指出,“宫为脾之音,……可用宫音之亢奋使之愤怒,以治过思;商为肺之音,……可用商音之欢快使之高兴,以治过忧……”音乐引起人的身体器官的共振,通过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可引起内心变化,将情感激发,适度的感情变化,又能相应地调节对应的脏腑功能。
养肝
肝喜爽朗、豁达。若长期被一些烦恼的事情困扰则会使体内流动的气体处于停滞状态。时间久则会消耗肝的能量,人体便会产生种种不适。
属于肝的音阶:角音,五线谱中为“mi”。角调式乐曲曲调爽朗动听,旋律生机盎然。肝顺需要木气练达,以紫竹而成的箫,声音婉转舒缓,让人感到平静。
汉族名曲《胡笳十八拍》中有较重的属金的商音,对体内过多的木气有抑制作用,同时此曲又婉转地配上了属于水的羽音,水可以很好地滋养木气,使滞郁的肝气柔软、顺畅,从而达到解郁养肝的功效。
最佳赏乐时间:19:00-23:00。这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段,欣赏该曲一方面可以克制肝气旺盛,另一方面可用阴气滋养肝脏从而达到体内肝气平衡。
舒心
心脏时刻搏动的状态符合火的特性,掌控着血液循环。当代人由于现实生活和工作的压力,睡眠不断减少、运动量不断减少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容易引起心脏系统的不适。
属于心的音阶:徵音,五线谱中为“so”。徵调式乐曲曲调轻松欢快,曲式构成层次分明。清、微、淡、远是笛子演奏的特点能给不同的人带来心灵上的愉悦感,使人心情舒畅,在情绪上起到调节的作用。
笛子名曲《紫竹调》含有火的徵音和属于水的羽音,独特的配合既可以减少心火过旺的现象,又可以通过补火使心脏不会过凉,有利于心脏功能的正常运转。
最佳赏乐时间:21:00-23:00。在睡前听上该曲,可以使心境平和,缓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对补益心脏有较好效果。
健脾
脾乃身体里能量的重要来源,食物经过消化吸收,转化成能量从而供应给各个脏器。若暴饮暴食、思虑过度等都会让脾因负担过重而导致腹胀、便秘、口腔溃疡等不适。
属于脾的音阶:宫音,五线谱中为“do”。宫调式乐曲风格沉静悠扬,犹如“土”般宽厚结实。笙的声音低调醇厚,声音柔和深远,适合演奏该类较为传统乐曲。
《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月儿高》等都属于此类乐曲。如《十面埋伏》,这首曲子运用了较为频繁的宫音,能够刺激脾胃,有节奏地对食物进行消化与吸收。
最佳赏乐时间:在进餐期间或餐后一小时内,欣赏该类型乐曲,可减轻因快节奏生活中的暴饮暴食导致过重的脾胃负担。
润肺
肺是管理呼吸的器官,人身体的血液里所含氧气通过肺进行对外气体交换,之后再输送回体内各处。由于肺和外界的接触频繁,导致大气中的污染物、灰尘、细菌等在身体抵抗力低下时侵入肺部,从而引起咳嗽、气喘鼻塞等症状。
属于肺的音阶:商音,五线谱中为“re”。商调式乐曲曲调高亢、雄伟,具有“金”的特性。古筝的声音如山泉流畅般清脆悦耳。
曲调高昂、悲壮铿锵如金的《阳春白雪》属商调式乐曲,能恰到好处地平衡肺气、助长肺气。听该曲不仅有润肺功效,还可缓解鼻塞、气喘、咳嗽等咽喉不适。
最佳赏乐时间:15:00-19:00。太阳西下,金气在此时段最重,体内的肺气也最为旺盛。伴随着曲子的旋律,肺在一呼一吸之间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补肾
肾作为身体内的储蓄机构,在日常的能量存储与提供能量的转换中容易处于匮乏的状态,从而引起面色黯淡、尿频、腰酸等现象发生。
属于肾的音阶:羽音,五线谱中为“la”。羽调式乐曲曲调哀怨凄凉,具有“水”的特性。
音色轻逸超脱的古琴演奏的《梅花三弄》,如行云流水般的羽调式乐曲,风格清纯。五音搭配舒缓,源源不断地将体内产生的能量送到肾中,使人感到神清气爽。
最佳赏乐时间:7:00-11:00。这段时间气温持续走高,人与自然相互影响,体内肾气也在感受到外界的召唤,此时听属于水性质的乐曲可促使肾的精气隆盛。
五音不仅可以调五脏,
更可以改善人的精神情感
音乐的产生源于人们的内心,外界事物时常会影响人的内心活动。通过音乐,人们可以调节自身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不同风格的音乐可以让人们体会到高兴、愤怒、悲伤等情绪。
好的音乐可以改善人们异常情感,使人的心情平和,患病的几率也相对减少。而具有疯狂节奏的音乐、高强分贝的音乐,常听则会让人情绪急躁、精神紧张,导致听力减退、血压不稳、心律不齐等症状。
现代科学表明,情绪超出人正常承受程度和时长的情绪,会引发人神经系统的紊乱,对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都有较大伤害。非正常的情绪是造成人身心疾病的重要原因。
音乐疗法作为一种常见医疗手段在现代医学中开始探索和应用始于20世纪40年代。现代医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迅猛发展,为音乐疗法的科学化和普及化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音乐疗法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积极功效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适用于医疗、康复、保健、预防和教育领域,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背景和不同性格气质的人都能产生作用。
中医五音疗法和物理疗法相结合,既能够保证物理疗法对经穴气血的作用,又能发挥音乐在治疗过程中对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积极性。中医五音疗法和导引疗法相结合,是目前接受程度最高的治疗形式,音乐是公认的调解情绪和心理的有力手段。
“中医五音疗法”副作用小,操作简单,对于喜欢听音乐的人们,尤其是传统音乐,在听歌享受的同时还能达到预防保健的效果。不过小编查阅文献时,疾病实验组选取的时间大多在一个月左右,所以说时间短了可能达不到效果,每天坚持听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参考文献:
五音入五脏—中医五音疗法探析王卓朱萍
中医基础理论邓铁涛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来源:律和古琴研习社
~欢迎点赞转发分享~
传统文化、书画名家、艺术品收藏、茶道、天籁琴音、插花艺术、旅行摄影、养生美食
每
日
一
荐
和田玉碧玉手镯,冰种猫眼,通身玻璃体油光四溢!
尺寸58×11×11
长按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