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华滥用泻药治疗便秘百害而无一用,饮

原题目:通便排毒:次数并非越多越好

文/王爱华湖南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1

什么是宿便?

一般情况下,宿便是对储留于肠道几天而未排出大便的简称。

其实,医学上并不存在“宿便”的概念,因为从食物的消化过程来看,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转化为大便需要经历一系列过程,食物在经过口腔的咀嚼和初步消化之后,通过食管进入胃部,和胃酸、各种消化液充分混合后,通过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排出体外,大概需要24小时~48小时的时间。

因此,大便排出体外前在肠道内均有一定的时间停留,有一个由稀到软的过程,这是大便形成的自然过程和规律,因而每个正常人体内都有一定的大便存留。

对于我们来说,每天正常的排便是人体生理的需求,一般来说每天一次大便,成形的软便最好。但如果刻意清毒,通过药物干预或者灌肠等方法促进大便提早排出,会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和慢性腹泻,同时也会使食物吸收不完全,长期如此的话容易导致肠道紊乱并引发一系列肠道疾病。

2

刻意通便有害无益

脾胃有湿气,大便不成形

如果长期一天超过2次以上的大便,食物残渣因吸收不完全,大便容易稀软,肛周皮肤多次的擦拭和稀便残留容易引起皮炎及湿疹,肛门直肠末端容易引起痔静脉充血、肛垫下移等,从而引发痔病、肛管炎、肛窦炎等。中医认为,这是由于饮食不节等,伤及脾胃而滋生内湿,湿与热结,下注肛门,而诱发诸肛肠疾病。另外,慢性腹泻还容易引起肠黏膜水肿甚至腺体增生形成肠息肉,久而久之就有癌变的可能。因此,对正常大便的人来说,刻意的通便排毒对身体是有害而无益的。

滥用泻药治疗便秘百害而无一用

对于便秘的患者,虽然习惯性便秘可导致引哚、胺类等毒素储留,从而引起腹胀、食欲减退、睡眠不好、脸色晦暗甚至息肉增生及癌变等,但滥用泻药尤其是接触性泻药(又称刺激性泻药)就更加重便秘,因为接触性泻药成分中的蒽醌类可使致癌物质堆积于肠壁,久而久之甚至形成肠癌。中医认为这是脾胃受损,脾失健运,气滞血瘀所至。因此,对于便秘患者来说,调理大便主要应从体质的锻炼和饮食结构的调整入手,促进肠道自我的恢复。如果一味用通便的药物,虽然暂时能缓解便秘症状,却治标不治本,久而久之反而会加重肠道负担,加重病情。如果长期用泻药还会导致营养不良和肠炎、医源性便秘等。

3

饮食调节可有效改善便秘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大肠癌的诱因之一

长期通过刺激性泻药刻意排便有导致大肠癌的风险,那么大肠癌的形成还与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呢?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大肠癌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饮食习惯、生活习惯、遗传因素、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结肠息肉及慢性炎症等。

食用粗纤维、低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和水果,不仅有效改善便秘情况、还降低肠癌风险

近年来,根据实验室和流行病学研究,提示高脂肪、高蛋白及低纤维素饮食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因为在这种膳食条件下,粪便中产生的致癌物会增多,同时低纤维饮食会导致肠道蠕动缓慢,排便时间延长,从而使致癌物质与大肠黏膜的接触时间延长,罹患大肠癌的几率增大。因此,食用粗纤维、低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和水果,可以有效改善便秘情况,从而降低患结肠癌的风险。

4

保护好肠道的几点小建议

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定时排便,最好每天一次大便,避免久忍大便,有便意时应及时如厕等。

适当的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从而使大便及时排出,必要的运动还可以增强体质。

积极治疗肛肠部疾病有相当部分大肠癌是由于肛肠疾病慢性迁延所致的,如结肠息肉、肛乳头瘤、溃疡型结肠炎等,这些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迁延成结肠癌的风险。

总而言之,对于正常排便的人来说,万不可盲目跟从所谓“排毒”风潮而擅用泻药增加大便次数,这对身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这样不但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反而有诱发肛肠疾病的风险,长期服用泻药甚至有诱发结肠黑变病和大肠癌的风险。

对于长期便秘患者,医院检查,排查引起便秘的原因,分辨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对症治疗,避免盲目用药和过度用药。若长期依赖泻药,不但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反而更加重肠道的负担,造成对药物的过度依赖。长此以往,将使肠道功能进一步退化,失去重建肠道正常功能的机会。因此,排便次数并非越多越好!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排便和生活习惯,才是远离大肠癌和肛肠疾病的正确选择。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杂志年8月刊

相关阅读:

大肠癌即肠癌。

肠癌是指发生于肠道的癌病类疾病,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癌。

症状体征

主要症状

1.肠癌初期以便血为主,其次是大便习惯改变,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此外还极易引起梗阻现象,产生肠道刺激症状等。肠癌有很多突出的临床表现,患者还需多加小心。肠癌初期表现,以无痛便血为主,血液呈红色或鲜红色,与早期内痔的症状非常相似,后期便血多为暗红色,混有粪便之粘液血便或脓血便。

2.其次大便习惯改变是肠癌中晚期的典型表现,由于直肠肿块及其产生的分泌物,可产生肠道刺激症状,导致患者出现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症状,但排出物多是粘液脓血状物,此时粪便形状也发生了改变,大便越来越细。

3.由于癌肿绕肠壁周径浸润,使肠腔狭窄,尤在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多为狭窄型硬癌,极易引起梗阻现象。晚期直肠癌患者,由于疾病长期慢性消耗,会出现一些全身恶变病质。此外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食欲减退,患者一定要及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4.肠癌到晚期常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如膀胱和前列腺等邻近组织,引起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侵及骶前神经丛,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直肠癌还可以向远处转移到肝脏,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表现。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一、目前大肠癌的治疗多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靶向治疗等。

1.手术是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按照治疗目的,手术可分为根治性和姑息性两种。

2.放疗主要是针对直肠癌而言,能够加强局部控制,减少复发。术前放疗还有助于提高切除率和保肛率。术后继续放疗可减少复发。

3.化疗在大肠癌治疗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术前化疗可以使病灶缩小,增加手术切除率;其次,术后化疗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可以杀灭残存病灶,减少复发和转移,从而达到根治大肠癌的目的;最后,对于晚期大肠癌患者,化疗可以作为姑息性的治疗手段,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存活时间。

4.靶向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是一种新型,并已被证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肿瘤的不同的特异性位点,抗肿瘤药物靶向性地与其发生作用从而杀死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组织影响较小。与传统化疗相比,靶向治疗不良反应要轻。

二、中医治疗小肠癌的三大功效:

(1)消癌肿——也就是消瘤体

系列抗癌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竖散结,化痰除湿等作用,治疗后,是瘤体变软,缩小,最终可到达消失的目的

(2)消癌痛——癌症到了晚期,或转移、扩散后,容易出现疼痛的症状,有的甚至是剧烈的疼痛。

疼痛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对周围神经的牵拉或直接压迫引起的;肿瘤对脏器薄膜的牵拉引起的;癌细胞的毒素对组织器官的侵润破坏,刺激神经引起的。系列抗癌药物对于消瘤痛又明显的效果。因为它是在杀灭癌细胞、

消瘤体的基础上止痛的,因此具有高效性和彻底性。不成瘾,不反弹。

(3)消积水——癌细胞如果侵犯脑膜、胸膜或腹膜之后,就容易形成脑积水、胸水或腹水。

常规的办法是抽水或利尿。那只是一种治标的方法,不治本。系列抗癌药物能够健脾胃、益气血,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体内的水液代谢的平衡,从根源上消除脑积水、胸水或腹水。积水消除之后,一般不复发,不反弹。

饮食保健

饮食习惯

合理安排每日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适当增加主食中粗粮、杂粮的比例,不宜过细过精。(预防大肠癌—合理安排饮食多吃新鲜果蔬、粗纤维的食物;少食入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改变以肉类及高蛋白食物为主食的习惯。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别是要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折叠预防护理

如何预防

1、定期进行便隐血检测:用于各种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尤其是大肠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便隐血检测是:

·国际通用的大肠癌普查方法;

·美国癌症协会(ACS)广泛推荐的“健康人群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我国《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特别指出的“最有价值的大肠癌早期筛查指标”;

目前便隐血检测已不拘泥于以往的传统检测,国内已经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便明家用型便隐血检测试纸,在家即可轻松自检。

2、多运动:闲暇之余不要久坐不运动,多进行户外运动;

适量运动: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独立的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体力活动过少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体力活动可以影响结肠蠕动有利于粪便排出,从而达到预防大肠癌的作用。经常运动的人,不但看起来更年轻,而且比较不容易得癌症,尤其是大肠癌。每天慢跑30分钟或做相等运动者,患大肠癌的机会要比一般少人30%,原因十分复杂,看如何去解释。有人说运动会增加免疫力,或者是经常运动的人比较重视养生之道。

3、饮食注意:少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习惯:合理安排每日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适当增加主食中粗粮、杂粮的比例,不宜过细过精。(预防大肠癌—合理安排饮食多吃新鲜果蔬、粗纤维的食物;少食入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改变以肉类及高蛋白食物为主食的习惯。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别是要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因为高脂肪、高动物类蛋白饮食一方面刺激胆汁分泌,肠道内胆汁量增加,胆汁中主要含有胆酸和胆固醇,故粪便中胆酸和胆固醇含量增多;另一方面,该类饮食可导致大肠腔内内容物(俗称粪汁)中一种厌氧杆菌的生长,这类细菌作用于胆酸和胆固醇,形成可致癌的物质。而低纤维素饮食,导致粪便量少,对大肠刺激减少,大肠蠕动缓慢,上述致癌物质在大肠内存在时间延长,就会产生更多的致癌物质。故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所产生的致癌物质多,作用于大肠时间长,必然导致大肠癌的发生率增加。防治肠道疾病。如各种息肉、慢性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等。对于肠道息肉更应及早处理。(预防大肠癌——积极治疗已患的大肠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肠腺瘤等)大肠息肉分为五大类,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肿瘤性息肉,是一种大肠癌癌前病变,所以当发现大肠内有腺瘤时,就应进行治疗,摘除腺瘤并进行病理学检查,希望在良性腺瘤阶段予以摘除,以防大肠癌。如果不予以早期治疗,绝大多数会变成大肠癌,预后是不良的。极治疗习惯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大肠癌——积极治疗习惯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增加致癌物的吸收。对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男性,(预防大肠癌——如有大肠癌的高危因素存在,医院咨询或检查)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应定期检查,警惕大肠癌的信号及早期症状,如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带血,大便形状变扁变细等。

?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好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yanlilun.com/bmzl/66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