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偏向高蛋白高脂肪,世界范围内便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欧美,便秘的发病率平均在14%左右,老年人高达20-30%,我国的发病率大约在4-7%左右,但上升趋势明显。
慢性便秘与慢阻肺、糖尿病、抑郁症被认为是影响现代人健康的四大慢性病。慢性便秘增加大肠癌、老年痴呆的发生率,诱发心脑血管病加重,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只有弄清引起慢性便秘的原因,才能进行针对性治疗,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医院)普通外科主任童卫东表示,常见的便秘检查方式有结肠传输试验、钡灌肠、肛门直肠测压、肠镜和排粪造影。
今天,为大家科普的则是排粪造影检查
排粪造影检查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用于临床,是通过模拟正常排便过程,来观察肛门直肠影像学变化的检查。检查时向患者直肠内注入稀钡造影剂,然后坐在马桶上(年龄偏大和身体不便的患者需护士或家属一旁协助),X光动态拍摄检查者静止、用力排便、排便后整个过程中直肠、阴道、肛门括约肌的变化过程,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括约肌痉挛,有无直肠粘膜脱垂、直肠前突、盆底疝等等,这些都是诊断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主要方法。出口梗阻性便秘主要表现为:肛门坠胀、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
排粪造影检查前一周内,生活和休息要有规律,保持乐观心态,忌暴饮暴食和少吃辛辣刺激食物。造影前一天要清淡饮食,午饭后忌食,晚上至第二天早晨要分2次空腹喝糖盐水和清肠药物清除积粪,具体用量和方法按照医嘱和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做完后,2小时后方能进食软稀食物。
虽然,排粪造影是诊断便秘的重要检查方法,但是否需要做此检查,需要根据病情,按照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检查方式。在必要情况下,还要结合其他检查如钡灌肠、肠传输试验等,才有可能将便秘的类型与病因诊断清楚,以利于医生对症下药,尽早缓解或减轻便秘对身心造成的极大痛苦。
专家简介:童卫东: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医院)普通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Wisconsin医学院博士后,美国Mayoclinic访问临床医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审专家,重庆市及广西省科委评审专家。美国结直肠外科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肥胖与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解放军中医药肛肠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医学会消化外科专委会委员、小儿外科专委会委员、外科专委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重庆医学会外科专委会腹腔镜内镜学组委员兼秘书;WorldJGastroenterology,解放军医药杂志,重庆医学编委,《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国际外科学杂志通讯编委,Gastroenterology,ClinicalGastroenterologyandHepatology(CGH),ChineseMedicalJournal,《肿瘤学杂志》,《国际外科学杂志》特约审稿人。发表论文50余篇,国外SCI期刊发表13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重庆市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副主编出版《便秘诊断及治疗》,参编《便秘临床基础》、《现代小外科学》、《现代大肠癌诊断与治疗》等多部专著。获重庆市科技进步1等奖。
长期从事结直肠肿瘤、顽固性便秘、肥胖症及糖尿病的外科诊治研究,主持完成了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重庆市基金。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第二作者)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慢性便秘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第二作者)中国教育学术研究委员会教科论文一等奖,多种教学理念联合实施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第一作者),基于三镜联合的直肠癌个体化微创治疗授权专利3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重庆市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副主编出版《便秘诊断及治疗》,参编《便秘临床基础》、《现代小外科学》、《现代大肠癌诊断与治疗》等多部专著。获重庆市科技进步1等奖。
来源:生命时报
编辑:王琼
美编:巫雨玲
校对:王奕璇、谷一
审核:罗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