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也会说话?不要怀疑,这是真的!每当肚子饿的时候,不用竖起耳朵,你都能听到它在咕咕叫!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在安静的场合肚子饿得咕咕叫的尴尬场面,可是你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吗?
医学指导:西南医院脾胃·风湿免疫病科主任肖国辉教授
人们常说“饿得胃疼”,大家都认为是肚子饿了胃排空后造成的。但是通过实验观察到胃被大部分切除的病人,与正常人的饥饿感一样。说明胃对饥饿感没有直接影响,但饥饿时,可引起胃的收缩,人们常说的“饿得胃疼”就是这个道理。
实际上人类的下丘脑存在摄食中枢和饱中枢,这两个中枢感受血液里葡萄糖的浓度,当葡萄糖浓度下降的时候,也就是我们觉得“饿了”的时候。它们就像汽车上的仪盘表,摄食中枢被破坏,就像仪盘表上的油量永远提示满了。反之,饱食中枢被破坏,就是永远提示油量不足。
所以平时我们的饥饿感并不简简单单是因为肚子饿,实际上这是我们的“大脑觉得饿了”。
胃叫是“饿”,肠鸣是“病”:大家常说“饥肠辘辘”,因此,很多人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肚子饿时发出的叫声是肠子在“喊饿”,其实,这声音来自胃而不是肠。
我们一日三餐吃进去的饭菜,通常经4-5小时后就从胃中排空,此时胃就会开始剧烈收缩。胃的这种剧烈收缩,它起自贲门,向幽门的方向蠕动,这种收缩使人感到饥饿,也是一种应该进食的信号。
那么,胃的蠕动为何会发出声响呢?
原来胃中总存在一定量的液体和气体,液体一般是胃黏膜分泌出来的胃消化液,量并不太多,气体一般是在进食时随着食物一起吞咽下去的。如此一来,胃中的这些液体和气体在胃壁剧烈收缩的情况下,就会被挤捏揉压,东跑西窜,变得不安宁,结果就会发出“咕咕”的声音。就像洗衣服时,衣服中如果包着一定量的空气,在水中一揉一搓,便会发出咕咕的声音一样。
当然,肠子也是会发出响声的。
医生给病人腹部听诊时就要听肠鸣音,肠鸣音是由于肠蠕动而发出的。虽然饥饿时肠蠕动也会加速,但是由于肠鸣音是小肠蠕动推动肠内的食物和液体时发出的声音,因此常在餐后而不是饥饿时出现。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但是若真的“饥不择食”,抓到什么吃什么,很可能就会“病从口入”!
为了健康,空腹时候尽量少吃:
1.柿子:空腹吃柿,胃酸增多,严重可致胃壁穿孔。
2.香蕉:香蕉含镁,空腹吃它,有损健康。
3.浓茶:易出现类似低血糖的症状,俗称醉茶。
4.生冷之品:寒邪袭胃,易出现痉挛性疼痛。
专家简介
肖国辉
教授,主任中医师,脾胃·风湿免疫病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四批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华医学会泸州市消化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消化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重症胰腺炎、顽固性便秘、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治疗。主研各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城北门诊时间:周三、五上午,周一上午(特需门诊)
龙驰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审稿/汪建英
编辑/梁龙杰
校对/王凡
投稿邮箱:LYZYYXCK
.COM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