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才能为一年健康打基呢?今天教大家该如何养生!
第一组
三个“降火”方
春为一年之始,人体阳气长而阴气消,此时若气血不畅,很容易上火。
01、降火菜:白菜
白菜可益胃生津、滋阴润燥、清泻肺热、通便利肠,是很好的降火菜,与百合、山药一起炒,可清肺火。
02、降火肉:鸭肉
鸭肉性寒,适用于体内有热、食欲不振、大便干燥者食用。
且鸭肉的蛋白质含量高于一般的畜肉,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适宜三高人群食用。
03、降火水:山花茶
山楂被称为“长寿红果”,能消食化积,醒脾和胃,促进消化。
山楂与清热解毒的金银花搭配泡茶喝,可以缓解胃肠积热导致的口腔溃疡、大便燥结等症状。
第二组
三个“祛湿”方
春天雨水较多,易生湿,饮食方面同时要注意健脾祛湿。
01、茯苓粥
茯苓粉30克,粳米30克,红枣7个。
先把粳米加适量水煮沸,后放入红枣,粥成时再加入茯苓粉搅匀,稍煮即可。
02、猪肚白术汤
鲜猪肚半个,白术30克,槟榔6克,生姜4片。
猪肚切去肥油,洗净,放入开水中除腥味,刮去白膜;洗净白术、槟榔、生姜,将全部汤料放入汤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汤,文火煮2小时,调味饮用。
03、淮山扁豆鲤鱼汤
白扁豆30克,淮山药40克,干姜3克(或生姜15克),鲤鱼1条(约克)。
将鲤鱼剖腹,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加水适量,与前三味药同煮1小时,加入精盐、绍酒适量调味即成。
第三组
三个“通堵”方
01、肠道堵:喝白开水
刚过去的寒冷季节阳气闭存于体内,致使肠胃内热蕴积,春分时节易发生大便秘结。
通肠道,凉白开就是很好的药。建议每天喝1到毫升水,有很好的“消火”作用。
02、鼻子堵:常洗鼻
春分时,春暖花开,过敏性鼻炎也容易高发,除出门要佩戴口罩外。
如果是尘螨过敏,家中要尽量保持通风,常晒被褥,清洗被褥时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10分钟以上可杀死大部分尘螨。
03、经络堵:多泡脚
人体很多重要经脉都起源于足部,从脚趾头开始,一直往上走,通遍全身,一旦经络不通就会导致各种疾病。
每天临睡前1~2小时,泡脚10分钟~20分钟,使水位没过小腿肚,可以促进经络的自我调节,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第四组
注意三个“节制”
01、睡眠要节制
春天容易犯春困。这时候我们可以晚上11点前睡,早晨6:30前起床,中午可以睡30分钟午睡。
02、情绪要节制
春天容易上火,脾气暴躁,有时会莫名其妙的为一件小事上火,还容易抑郁。这时就要多锻炼,长做深呼吸。
03、饮食要节制
此时细菌等生物也在繁殖壮大期,生冷之品要少吃,避免损伤脾胃,使各类细菌乘虚而入。
燥热的炒货也要少吃,过敏的人更适合吃水煮花生。
此外,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开窗通风10分钟,有利于防止细菌滋生。
第五组
吃三香,增免疫
01、吃香菇:助长个儿
民间有谚语: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春分以后,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内分泌激素尤其是生长激素分泌增多,正是长个子的最佳时段。长个子离不开维生素D,香菇的维生素D含量丰富,干品中钙、磷、铁等矿物质含量也较多。
02、吃香椿:理气抗菌
香椿能清热解毒、健胃理气,尤其是其香味浓郁,口感和营养都不错,还是治疗肠炎、痢疾的良药。
03、吃香麦菜:助眠
香麦菜,也就是油麦菜。它有降低胆固醇、治疗神经衰弱、清燥润肺等功效,是一种低热量、高营养的蔬菜。
第六组
揉三穴,调睡眠
春天转暖,人们时常会感到困倦,这就是春困。按这三个穴位互相配合,每天按揉5~10分钟,就可以起到安神定志、调整睡眠的作用。
01、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