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传热设计说明书设计一列管试换热器,主要完成冷却水——过冷水的热量交换设计压力为管程1.5MPa(表压),壳程压力为0.75MPa(表压),壳程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0℃和50℃,管程过冷水进,出口温度分别为90℃和65℃管程冷水的流量为80t/h。
设计计算过程:(1)热力计算
1)原始数据:过冷却水进口温度t1′=℃;
过冷却水出口温度t1〞=45℃;
过冷却水工作压力P1=0.75Mpa(表压)
冷水流量G1=kg/h;
冷却水进口温度t2′=20℃;
冷却水出口温度t2〞=50℃;
冷却水工作压力P2=0.3Mpa(表压)。改为冷却水工作压力P2=2.5Mp
2)定性温度及物性参数:冷却水的定性温度t2=(t1′+t1〞)/2=(20+50)/2=35℃;
冷却水的密度查物性表得ρ2=.9kg/m3;
冷却水的比热查物性表得Cp2=4.kJ/kg.℃
冷却水的导热系数查物性表得λ2=62.4W/m.℃
冷却水的粘度μ2=.5×10-6Pa·s;
冷却水的普朗特数查物性表得Pr2=4.;
过冷水的定性温度℃;
过冷水的密度查物性表得ρ1=kg/m3;
过冷水的比热查物性表得Cp1=4.kJ/kg.℃;
过冷水的导热系数查物性表得λ1=0.w/m.℃;
过冷水的普朗特数查物性表得Pr2;
过冷水的粘度μ1=0.×10-6Pa·s。
过冷水的工作压力P1=1.5Mpa(表压)
3)传热量与水热流量取定换热器热效率为η=0.98;
设计传热量:
过冷却水流量:
;
4)有效平均温差逆流平均温差:
根据式(3-20)计算参数p、R:
参数P:
参数R:
换热器按单壳程2管程设计,查图3—8得温差校正系数Ψ=0.83;
有效平均温差:
5)管程换热系数计算:附录10,初定传热系数K0=W/m.℃;
初选传热面积:
m2;
选用φ25×2.5无缝钢管作换热管;
管子外径d0=0. m;
管子内径di=0.-2×0.0=0.02m;
管子长度取为l=3m;
管子总数:
取根
管程流通截面积:
m2
管程流速:
m/s
管程雷诺数:
湍流
管程传热系数:(式3-33c)
6)结构初步设计:布管方式见图所示:
管间距s=0.m(按GB,取1.25d0);
管束中心排管的管数按4.3.1.1所给的公式确定:
取20根;
壳体内径:
m取Di=0.7m;
长径比:
l/Di=3/0.9=3.3,合理
选定弓形折流板
弓形折流板弓高:
折流板间距:m
折流板数量:
折流板上管孔直径由GB-可确定为0.4mm
折流板直径由GB-可确定为0.m
7)壳程换热系数计算壳程流通面积:
根据式(3-61)中流体横过管束时流道截面积
Object:word/embeddings/oleObject1.binm2
壳程流速:
m/s;
壳程质量流速:
kgm2/s;
壳程当量直径:
m;
壳程雷诺数:
;
切去弓形面积所占比例按h/Di=0.2查图4-32得为0.
壳程传热因子查图3-24得为js=20
管外壁温度假定值tw1′=45℃
壁温过冷水粘度Pa.s
粘度修正系数:
根据式(3-62)计算壳程换热系数:
8)传热系数计算:水侧污垢热阻:r2=0.m2.℃/w
管壁热阻r忽略
总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比值,合理
9)管壁温度计算:管外壁热流密度:
W/m2.℃
根据式(3-94a)计算管外壁温度:
℃
误差较核:
℃,误差不大;
10)管程压降计算:根据式(3-94b)计算管内壁温度:
℃;
壁温下水的粘度: Pa·s;
粘度修正系数:
;
查图3-30得管程摩擦系数:
管程数:;
管内沿程压降计算依据式(3-):
Pa(W=w.ρ)
回弯压降:
Pa;
取进出口管处质量流速:WN2=㎏/㎡·s;(依据ρw取w=1.m/s)
;
管程结垢校正系数:;
管程压降:
11)壳程压降计算:壳程当量直径:
m;
雷诺数:
;
查得壳程摩擦系数:λ1=0.08;(图3-34)
管束压降(公式3-):
Pa;
取进出口质量流速:kg/m2·s;(ρw取WN2=㎏/㎡·s)
进出口管压降:
Pa;
取导流板阻力系数:;
导流板压降:
Pa
壳程结垢修正系数:;(表3-12)
壳程压降:
Pa;
管程允许压降:[△P2]= Pa;(见表3-10)
壳程允许压降:[△P1]= Pa;
△P2[△P2]
△P1[△P1]
即压降符合要求。
(2)结构设计(以下数据根据BG-)结构设计的任务是根据热力计算所决定的初步结构数据,进一步设计全部结构尺寸,选定材料并进行强度校核。最后绘成图纸,现简要综述如下:
1)换热器流程设计
采用壳方单程,管方两程的1-4型换热器。由于换热器尺寸不太大,可以用一台,未考虑采用多台组合使用,管程分程隔板采取上图中的丁字型结构,其主要优点是布管紧密。
2)管子和传热面积
采用25×2.5的无缝钢管,材质20号钢,长3m,管长和管径都是换热器的标准管子尺寸。
管子总数为根,其传热面积为:
3)管子排列方式
上图十字形走廊是为了装设分程隔板,故有壳程流体的泄漏和旁流的问题。共有个管孔,其中4个为装设拉杆用。
4)壳体
壳体内径:;材质QA钢;
壳体厚度(式6-1):
tw℃
=0.7
C=2mm(厚度附加量见GB)
P=1.2p1(p为设计压力要大于工作压力)
实取
5)管板
根据表5-8查取
管板上开孔数与孔间距与管排列应一致。
6)折流板
因为无相变,采用通用的弓形折流板。QA钢板。
拱高:h=mm;
板间距:B=mm;
板数:nB=12块;
板厚:(依据表4-12);
卧式布置,水平切口流动方向。
7)拉杆
选取QA钢,12,共8根(依据表5-10)
8)封头
根据压力容器设计规范采用材质为Q的标准形状椭圆封头。在满足强度要求条件下,取壁厚;曲面高度:
D为封头的平均直径;直边高度,。
9)进、出管
(a)管程进、出口管
ρw取取WN2=㎏/㎡·s,得进、出口流通面积为:
进出口管道直径:
取用:×4mm的热轧钢管或水输送管。
(b)壳程进、出口管:
ρw取取壳程浸出口管处质量流速WN2=㎏/㎡·s,得进、出口流通面积为:
管程进出口管径为:
取用70×3mm的热轧钢管或水输送管
10)其它:
容器法兰和进、出口法兰及底座均可根据设计规范取用或计算,热补偿计算参照本章5-5节进行;
尽管人智慧有其局限,爱智慧却并不因此就属于徒劳。智慧果实似乎是否定性:理论上——“我知道我一无所知”;实践上——“我需要我一无所需”。然而,达到了这个境界,在谦虚和淡泊哲人胸中,智慧痛苦和快乐业已消融为了一种和谐宁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