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经典名方——[通幽汤]。
通幽汤是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的一张经典名方,有润燥通塞、滋阴养血、化瘀破结之功效。主治胃肠燥热,阴液损伤,通降失司,噎塞,便秘,胀满,李东垣用以治疗幽门不通,逆气上冲,贲门不开,噎塞,气不得上下,大便燥结,坚如羊屎,或吐出物如赤豆汁,口干舌燥,舌红少津,或带青紫,脉细涩等证。
通幽汤由桃仁、红花、生地黄、熟地黄、当归身、炙甘草、升麻组成,一般入汤剂,我临床常用剂量为:生地黄20g,熟地黄20g,当归15g,桃仁10g,红花10g,炙甘草6g,水煎服,日服两次。
方解:此方病机为阴津不足,瘀血阻滞。当滋阴养血,祛瘀润燥散结。方中主药生地黄、熟地黄滋阴养血生津,当归养血活血润下;辅以红花、桃仁活血破结,行瘀润下;升麻清热解毒,升阳举陷并载药上行,协助行其瘀血;炙甘草健脾、调和诸药。共奏滋阴养血,润燥散结,润下之功效。
通幽汤的临床使用证与现代医学中的慢性胃炎、食管癌、胃癌、反流性食管炎和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症状相似,所以现代多用于治疗此类疾病属瘀阻幽门,血枯不润证者。
今天特别分享这个方子是因为一则临床医案,详细不太清楚,因为时间久远,患者的印象实在记不清楚,只记得该患者自述吃东西噎堵,问我是否需要做胃镜。查体除腹直肌略紧张外,无其他异常。无胀满、无腹泻、无口渴、无口干,大便正常。患者体貌特征面黯黑,体瘦。
方以通幽汤加赤芍5剂。对此医案印象深刻是因为患者服药后噎堵感已无,但要求再开5剂,是因为患者服药后发现面上的“斑”变少。
因为我们诊所临床经常治疗各类皮肤问题,其中色斑、黄褐斑、老年斑都很多,所就通幽汤这里略略分享一点心得体会。
颜德馨教授最为人熟知的是“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的论点,以及对活血化瘀疗法在各类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和探索。颜老提到的瘀血与衰老的关系,根据此理论临床针对老年斑时予血府逐瘀汤加减大多有明显效果。
通幽汤滋阴养血,祛瘀润燥,此患者服用通幽汤方起效并获“祛斑”之效,便是颜老经验的临床验证。今日再思,特与诸位分享。
另,通幽汤活血化瘀的力度强,所以身体虚弱、年迈体衰和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该慎用。
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或学习参考,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使用。
END来源:中医喜乐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