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简介1
中药灌肠又称肛肠纳药法,属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中药煎煮并将药液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作用。
01适应症1儿科
腹泻病(泄泻)、功能性便秘(便秘)、新生儿黄疸(胎黄病)、小儿上感、小儿肺炎等
2妇科
急慢性盆腔炎、不孕不育症、子宫肌瘤
3消化科
溃疡性结肠炎、轮状病毒肠炎、癌性肠阻塞等
4皮肤科
寻麻疹、红皮病等
此外,还尤其适用于昏迷病人,呕吐病人,禁食病人,便秘病人
02功效镇静、催眠、用于高热等症控制肠道感染。如结肠炎、直肠周围脓肿、肠道易激综合征控制慢性炎症的临床症状,如慢性盆腔炎、慢性前列腺炎等03特点局部治疗作用,全身治疗作用肠道透析作用,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对肝的影响和胃肠道刺激04配方颗粒灌肠优势1、草药煎煮费时费力、医院人力物力成本,颗粒操作简单2、针对退烧等急症的治疗,颗粒即冲即用,缩短患者治疗等候时间3、草药煎煮后杂质多,煎煮程序复杂,给操作人员增加工作难度,颗粒易操作,减轻医护工作4、草药操作过程影响因素太多,疗效不稳定,颗粒全程管控,药效恒定5、草药煎煮,不易控制温度和用量,颗粒在操作时即可简单明了控制水温,药温和用量05注意事项1、操作前先了解病人的病变部位,掌握灌肠的卧位和肛管插深度2、减轻肛门刺激,宜选用小号肛管,压力宜低,药量宜小;为促进药物吸收,插入不能太浅,操作前须嘱排空大便3、一般用量ml以内,小剂量药液灌肠时应加倍稀释,以增加吸收率4、慢性肠道疾患病人应在晚间睡前灌入,灌肠后药液保留时间越长越好,并减少活动5、灌肠液应温度适宜:一般为35℃~40℃。清热解毒药温度宜偏低,以10℃~20℃之间为宜;清热利湿药则稍低于体温,以20℃~30℃为宜;补气温阳,温中散寒之药温度以38℃~40℃之间为宜。老年人药温宜偏高。冬季药温宜偏高,夏季可偏低6、向病人及家属宣讲中药保留灌肠的注意事项及肠道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以取得病人的配合06禁忌症肛门、直肠、结肠术后,严重腹泻,肛门疾病,急腹症,疑有肠坏死及穿孔,女性月经期,产褥期等来源:网络新闻整理
本文为转载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当,可联系删除!
若有项目意向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