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小儿推拿逐渐走进大家的视野,很多家长可能误认为小儿推拿是近几年才开始有的,其实小儿推拿历史悠久,源于推拿学和中医儿科学。
推拿学奠基于秦汉,盛于隋唐。秦汉时便记载由匕周刮痧治疗小儿惊风,盛唐时太医署里分按摩博士、按摩师等不同级别官衔;中医儿科学在宋金元时期名医辈出,百家争鸣。至元明时代明确提出了小儿推拿学的概念,产生了《小儿按摩经》等著作,清代小儿推拿学已闻名鼎盛,相关专著大量涌现。
小儿推拿对小儿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腹痛、腹泻、便秘、呕吐、厌食、疳积、遗尿、夜啼、近视、斜颈、小儿脑瘫及小儿保健、促生长等多种多样的症状具有治疗效果。
如果您的孩子也有这些症状,又不想让孩子接受药物治疗,不妨试试小儿推拿。
什么是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中医特色疗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以一定的手法施于小儿特定穴位,使经络舒畅、气血流通,提高自身免疫力,达到消除疾病和保健作用的一种“绿色”、“自然”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小儿推拿适用于哪些疾病
1、正常健康小儿保健推拿;
2、小儿斜颈、脑发育迟缓、肌张力增高或降低、消化不良、厌食、疳积(奶疳)腹泻、便秘、鼻炎、哮喘、湿疹、抽动症、脊柱侧弯、免疫力低下等多种小儿疾病。
小儿推拿优势
该治疗方法简便、经济实用、效果显著,手法轻柔,不需服药和打针,也不会给孩子带来恐惧感及药物的副作用,小孩容易接受。
小儿推拿操作要点
适用年龄:
一般适用于6岁以下小儿,3岁以下的婴幼儿尤宜,年龄越小,疗效越佳。
手法要点:
强调以轻柔着实为主,追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近日有微博网友发布视频说,孩子在某妇幼保健院被摇成脑瘫,视频中夸张的快速摇头手法不符合小儿推拿“轻柔”的操作要求,无论其是现代康复技术还是该医生自创的推拿手法,都与专业的小儿推拿手法不相关。
常用推拿介质:
小儿皮肤娇嫩,推拿施术穴位的皮肤涂敷不同剂型的滑润剂,既能滑润、保护皮肤,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一般来说,属感冒等表证,选用葱汁、姜汁、薄荷汁等;属血瘀,宜选用红花油膏等;属热证,则选用凉水、薄荷汁、淡竹叶浸液等。
辨证论治:
小儿推拿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一种治疗方法,所以小儿推拿医生除了掌握推拿手法和小儿特定穴位外,必须会熟练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及辨证知识,同样的疾病,不同的证型,采用的手法和穴位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同样是腹泻,如果不会辨证一般都选用补法,如“推三关、推上七节骨”等温补脾胃的手法,但其实辨证错误的推拿手法作用甚会适得其反,例如腹泻表现为泻如水样,日行数次或数十次,色褐而臭,肛门灼热,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数,证属“湿热泻”,选用以上手法只会加重腹泻症状,该证型手法宜清,可配选“退六腑、清天河水”等手法。因此小儿推拿并不是简单盲目的操作手法,它必须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操作,才是真正的小儿推拿,才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小儿推拿禁忌症
局部出血或有出血倾向,或局部感染,皮肤破损等不宜推拿。
急性伤筋、骨折等不宜推拿。
某种急性传染病,如急性肝炎、肺结核病等不宜推拿。
许多危急重症如心、肝、肾脏衰竭,昏厥、休克等不宜单独选择小儿推拿,以免延误病情耽误救治时机。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视频营销十一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