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之蝙蝠葛北豆根

北京青春痘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117/8598820.html

别名:蝙蝠葛根、北山豆根、马串铃、狗骨头、野豆根、山豆根、黄根、黄条香苦豆根、山豆秧根(内蒙)。

药材基源:为防已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茎。

原形态:蝙蝠葛多年生缠绕藤本,长达10m以上。根茎细长、横走,黄棕色或黑褐色,有分枝。小枝绿色,有细纵纹。叶互生;圆肾形或卵圆形,边缘3-7浅裂片近三角形,长、宽各5-15cm,先端尖,基部心形或截形,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掌状脉5-7条;叶柄盾状着生,长6-15cm。腋生短圆锥花序,总花梗长3-7cm;花小,黄绿色,有小苞片;雄蕊10-20;雌花心皮3,分离。核果扁球形,直径8-10mm,熟时黑紫色,内果皮坚硬,肾状扁圆形,有环状突起的雕纹。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缘、灌丛中、田边、路旁及石砾滩地,或攀援于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陕西、宁夏、甘肃、山东等地。

采制:春、秋采挖,除去须泥土,洗净,晒干。

栽培:蝙蝠葛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温暖环境和疏松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种子或根状茎繁殖。种子繁殖,宜春季播种育苗,播种前将种子浸泡4~6小时,取出条播或撒播,覆土半寸左右,约1个月出苗。出苗高3~4寸左右移裁。根状茎繁殖,春季萌芽前将根状茎挖出,选较幼嫩根状茎,剪成3~4寸,开沟将根状茎排放在沟内,覆土1.5~2寸,稍稍镇压后浇水,二周左右出苗,苗高1尺左右搭架,以利攀援。

性状鉴别:根茎细圆柱形,略弯曲,有分枝,长30-50cm,直径3-8mm。表面黄棕色至褐棕色,有纵皱纹、细长须根或突起的须根痕,外皮极易脱落。质韧,不易折断,折断面不整齐,纤维性,木部淡黄色,中心有髓。气微,味苦。以条粗、外皮黄棕色、断面浅黄色者为佳。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苦,寒,有小毒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湿。主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痄腮,泻痢,黄疸,风湿痹痛,痔疮肿痛,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服,3-9g。治咽喉肿痛宜含于口中缓缓咽下。外用:适量,研未调敷或煎水泡洗。

注意:脾胃虚寒泄泻者忌服。1.《本草经疏》:"虚寒者勿服。"2.《本草汇》:"脾虚食少而泻者,切勿沾唇。"3.《得配本草》:"虚火炎肺、咽喉肿痛者禁用。"

各家论述:1.山豆根汤(《慈幼新书》):山豆根大苦大寒,为清热解毒之要药,善除肺胃郁热,并降厥阴火逆,故山豆根称之为“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本方用山豆根伍射干、天花粉、麦门冬、元参、生甘草清热养阴,化痰利咽,治太阳少阴之火,为风寒壅遏,关隘不通,留连咽喉发肿,痰涎稠浊,疼痛较甚,发为肉腐者。

2.山豆根方(《仁斋直指方》):山豆根清热散结,伍紫苏叶辛散,又能治热毒上肿之瘰疬,缪希雍说:“凡毒必热必辛,得清寒之气,甘苦之昧,则诸毒自解。

《纲目拾遗》:"治腰痛。瘰疬。"

配伍:1.配射干:山豆根与射干都能够起到清火解毒、清利咽喉的作用,一起配伍应用可疗咽喉病喉痹。射干苦降下行、破结汇热、降逆消痰之力颇强;而山豆根苦寒较甚,泻火解毒之力显著,二药伍用,可以使清热利咽,祛痰散结的效果更加显著,出现痰热交结、壅滞咽喉所致的咽喉肿痛、痰不易咯出、喉中痰声如行锯的病人非常适合选用。

2.配板蓝根:板蓝根可以消热解毒,凉血利咽,山豆根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专治咽喉。将两者配伍咯一相互促进,增强清热解毒、清利咽喉的效果,主治热毒蕴结、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3.配玄参:玄参滋阴降火,软坚散结;山豆根清热解毒而利咽喉,为治咽要药。两种搭配营养可以增强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

4.配桔梗:山豆根与桔梗都是药用价值十分好的,桔梗长于宣通肺气、散郁利咽、排脓;山豆根泻火解毒之力尤著,利咽消肿作用甚强。二药伍用,共奏清热利咽、消肿排脓之功,对于热毒壅滞所致的咽喉肿痛、痰不易咯出的病人非常有益。

5.山豆根配板蓝根:山豆根大苦大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专利咽喉;板蓝根苦寒,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两药配用,清热利咽力强。治疗热毒蕴结之咽喉肿痛。对咽喉红肿,纯属里热蕴结有效,若兼外感须配用宣肺疏表之品,如薄荷、牛蒡子等等,方不致有寒凉遏邪之弊。

6.山豆根配紫苏:山豆根苦寒,清热解毒而利咽喉,为治咽喉肿痛之圣药。紫苏辛温行散,制山豆根之苦寒,则咽喉清利,瘰疬亦渐自消散。治疗咽喉上膈热毒,患瘰疬者。

7.山豆根配射干:山豆根与射干均味苦而性寒,皆有清热解毒,清利咽喉之功效,同又疗喉痹咽痛。山豆根苦寒较甚,泻火解毒之力尤著。射干苦降大泄,破结泄热,降逆消痰之力颇强。二药同用,既有清热利咽之效,又有祛痰散结之功。治疗痰热交结壅滞咽喉所致之咽喉肿痛,痰不易咯出,喉中痰声如曳锯者。

8.山豆根配牛蒡子:山豆根、牛蒡子皆有利咽作用。山豆根偏治热毒内蕴之咽喉肿痛,牛蒡子善治外感风热之咽喉肿痛。二药相伍,清热解毒利骃作用倍增。治疗风热热毒甚之咽喉肿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yanlilun.com/bmmj/1074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