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有饮食不足,比如宝宝进食少,如果是单纯靠牛奶喂养的新生儿,奶中糖量不足,均使大便干燥。除此之外,食物成分不当,如进食蛋白质如肉类过多,而进食碳水化合物(如米面等)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等少,同样可引起便秘。如果宝宝生活不规律,也会影响正常排便反射的建立,出现便秘。
便秘的宝宝除了有大便排出困难的症状外,还可出现以下表现:
1、腹部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2、面红唇红,口干口臭,或口舌生疮,舌红苔黄。
3、性情急躁,手足心热,睡眠不安。
4、部分患儿由于便秘,还易上火,出现上呼吸道感染。
由于便秘的原因不是单一的,部分患儿还有便秘的家族史,靠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不能取得良效,故需综合治疗。
一、食物结构的调整
1*母乳喂养的婴儿,一般较少发生便秘,如发生,则添加润肠的辅食如加糖的菜水,番茄汁等,到4个月时,即可加菜泥及水果泥,也可喂些蜂蜜水。
2*人工喂养儿,牛奶中要加适量的糖,一般ml奶中加8g糖。
3*吃蛋白食品的同时,注意增加谷类等粗粮,如玉米、小米、麦片、红薯,多吃蔬菜。
4*注意水果不能替代蔬菜。
二、排便习惯的训练
*三个月的婴儿即可训练蹲盆习惯,一般在清晨喂奶后进行,较大的儿童可在睡前进行,每天的定时排便,旨在建立排便反射,故每天不论小儿有无便意,均需坚持。
三、药物治疗
1*伴有口臭,唇红等热象的小儿口服一捻金胶囊,每次1-2粒,每天2-3次。
2*便秘时间较长,较消瘦,食欲不振的,面色发黄的,可予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1支/次,每天2~3次。
3*食欲好,大便干燥,可予小儿化食丸,每次1~2丸,每日1~2次。
四、按摩
*可在每晚睡前推下六腑,清大肠,揉中脘,摩腹,推下七节骨。
北医院
儿科
崔霞
崔霞,女,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儿科主任。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并跟诊京城“小儿王”刘弼臣教授抄方学习多年,为“刘弼臣名医工作室”成员,参与其经验总结及传承。主要从事小儿肺系和肝系疾病的研究,擅长治疗外感热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慢性咳嗽、鼻炎、哮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咽炎、胃炎、厌食、腹痛、腹泻、便秘、多发性抽动症等疾病,在小儿中医营养保健方面也有较深研究。
微医华北
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