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便秘不容忽视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研究表明,脑卒中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而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便秘发生率可达到41.9%,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

脑卒中患者容易便秘的原因?

脑卒中后可能由于肢体瘫痪、卧床不动、吞咽不能、抑郁或焦虑、神经源性或不能察觉的肠道症状、排便中枢损害和排便反射被扰乱、脱水剂药物的应用等因素引起便秘。

怎么判断患者是否便秘?

参照年出版的功能性胃肠病罗马IV标准:

(1)必须符合以下至少2项内容

a.至少有25%的时间排便感到费力;

b.至少有25%的时间排便为干球状或硬便;

c.至少有25%的时间有排便不尽感;

d.至少有25%的时间排便时有肛门直肠阻塞感;

e.至少有25%的时间排便时需要人工方法辅助(如指抠、盆底支持);

f.每周3次排便

(2)在不使用泻药时很少出现稀便

(3)诊断肠易激综合症证据不足

(4)排除阿片引起的便秘

脑卒中后便秘对患者的危害1

食物残渣在肠内经过细菌的发酵腐败,产生硫化氢、氯、甲烷酚、氨等有害物质,这些内毒素被肠道吸收后不仅影响糖、脂代谢,还可造成中毒,使周围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受损。

2

小肠下段为胆固醇的吸收部位,便秘致小肠内食糜滞留时间较长,增加了胆固醇的吸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3

用力排便导致血压增高,可能会使血管再次破裂或发生新的出血,加重病情。

总的来说,便秘患者由于粪便的累积、不正确的排便方法等可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颅内出血、脑卒中复发等。脑卒中后便秘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增加了脑卒中复发率和病死率。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便秘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脏腑不和、运化失常、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及中气不足等引起肠道气机不畅,以致大便排出困难的疾病。《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五脏别论》云:“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可见,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后,通过大肠的传导,最终经魄门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一旦大肠传导失司,魄门启闭异常,则可发为便秘。

脑卒中后便秘要如何防治?在预防和治疗脑卒中后便秘方面,中西医疗法均可以达到较好的疗效。常规预防方法:饮食控制、肠道训练、腹部按摩、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有氧运动、心理疏导等。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开塞露纳肛、灌肠等。常用康复治疗方法:针灸、壮灸、铺灸、穴位贴敷等。

针灸治疗

取穴: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天枢(双)、内关(双)、足三里(双),通过针灸的调中健脾、理气和血、升清降浊、调理胃肠之功,达到改善脑卒中便秘的目的。

壮灸治疗

以中医辨证理论为指导,选择我中心自配15号药粉及药盐为隔物,填满整个脐部(即神阙穴)后,分别夹取20壮橄榄大小的圆锥形艾炷放置其上进行熏灸。壮灸治疗集经络腧穴、药物作用和热力学刺激三种功效于一身,而15号便秘方由大黄、厚朴、芒硝、白术、桃仁、柏子仁、肉苁蓉、木香、甘草等组成,其中: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芒硝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桃仁治血枯便闭,血燥难便,濡润凉血和血,有开节通滞之力;几味药合用,可达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铺灸治疗

患者仰卧于床上,在患者腹部撒上我中心自配15号中药粉,铺上铺灸网,取新鲜生姜打成米粒大小,平铺于腹部,再将陈年艾绒铺在姜上点燃施灸。铺灸治疗中生姜味辛,性微温,具有去寒除湿,消滞通结等功效,而15号便秘方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隔姜灸腹部治疗不仅使药力渗透到穴位深部,增强疗效,而且在腹部治疗可增加压力,促进肠道刺激和蠕动,同时起到行气导滞、润肠通便的功效。

穴位贴敷治疗

穴位贴敷治疗选方为我中心的强壮方,其主要成分为丁香、细辛、肉桂、地龙、远志、川芎、白芥子等,选穴:以大肠俞、支沟、天枢、上巨虚为主穴,热秘加合谷、腹结;虚秘加照海、足三里,对脑卒中便秘效果较好。其主要是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达到改善便秘的目的。

作者简介

洪纯康复治疗师

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医外治工作,熟练掌握各种灸法,擅于运用各种灸法综合调理体质、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小儿脑瘫、月经不调、妇科炎症等疾病。

信息来源:医院康复训练中心

图文编辑:许立国

审核:周武/王铮辉

促进康复技术与管理交流

宣传康复科普

传播学科文化









































白癜风早期发病原因
白癜风早期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yanlilun.com/bmlf/67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