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00357_1/

1.1.1施工准备

熟悉基础工程的图纸及会议记录,技术变更等记录;

1.1.2模板安装

1.该标段工程为框架结构,楼、屋面均为现浇,模板用量大,固模板采用拼装式定型模板。

2.柱模板用1.2cm竹胶型模板,按模板用量配制%,在施工前应将模板加工成定型模板,规格如:×、×、×、×,这样就能充分利用柱模板,最终用在梁侧中模实现多次周转,梁侧模、底模板大量利用柱模板,不足部分另加工1cm竹胶型模板。

3.采用常规方法安装,用杉原木架满堂支撑,杉原木单面锯平齐边做檩面铺竹胶板。

4.首先根据墙面的平水梁底标高,用支撑撑好梁底板作临时固定,后钉梁侧模用斜撑固定,再根据平水线支设楼成大横楞及小横楞,复核其标高后铺放楼面竹胶模板,当板跨大于4M时,需按设计要求起供L/0。

5.加工机械采用平刨机、手刨机、以及手电锯等。

6.为保证竹胶板之间的拼缝或梁模板缝不出现过大现象,模板拼缝大于5mm时,用胶带封好。

7.模板安装完毕后,施工管理人员应对轴线、标高、支撑系统、管卡、拉结螺栓进行全面的检查,浇捣砼过程中派技术好的木工守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报告工地现场施工或技术负责人。

1.1.2.1独立柱

用两块竹胶板长柱头板加两面门子板,或四面均用柱头板,也有利用短料横板加长枋作柱头板的方法。为了防止混凝土侧压力造成柱模爆裂,在柱模外面每隔50cm加柱箍。

安装时先在基础或楼面上弹出纵横轴线和四周边线,固定小方盘,在小方盘面调整标高,立柱头板。小方盘一侧要留清扫口。

对通排柱模板,应先装两端柱模板,校正固定,拉通长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

柱头板可用厚25-50mm长料木板,门子板一般用厚25-30mm的短料或定型模板。短料在装钉时,要交错伸出柱头板,以便于拆模及操作工人上下。由地面起每隔1-2m留一道施工口,以便灌入混凝土及放入振捣器。

柱模板宜加柱箍,用四根小方木互相搭接钉牢,或用工具式柱箍。采用50×方木做立楞的柱模板,每隔50~cm加一道柱箍。

为便于拆模,柱模板与粱模板连接时,粱模宜缩短2-3mm并锯成小斜面。

1.1.2.2构造柱

构造柱支模时为防止浇筑砼时模板膨胀变形,用竹胶板模板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0.5米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16。拉条穿过砖墙的孔洞在砌筑时预留好,留洞竖向位置从距地面30cm开始,其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

封构造柱模板前应将柱底灰浆、砖渣、木屑等杂物清洗干净。由于构造柱高为2.9m,柱中勿需设砼浇筑口,但在柱脚必须设清扫孔。浇砼以前再封闭。在构造柱模板与墙接触处,垫以海绵条防止漏浆,影响砼强度和污染墙体。

1.1.2.3粱、板工程

1.1.2.3.1粱模板

粱模板是由底板加两侧板组成,一般有矩形粱、T形粱、花篮粱及圈粱等模板。粱底均有支承系统,采用支柱(琵琶撑)或杵架支模。

粱高在mm以上,其混凝土侧压力随粱高的增大而加大,单用斜撑及夹条用圆钉钉住,不易撑牢。因此,常在粱的中部用铁丝穿过横挡对拉,或用螺栓将两侧模板拉紧(对拉螺栓),防止模板下口向外爆裂及中部鼓胀。其他按一般粱支模方法进行。为了深粱绑扎钢筋的方便,在粱底模与一侧模板撑好后就先绑扎粱的钢筋,后装另一侧模板。更深的粱模板,可参照混凝土墙模板进行侧模的安装。对拉螺栓或对拉铁丝均在钢筋入模后安装。

1.1.1.1.1施工要点

粱跨度在4m及大于4m时,底板中部应起拱。如设计无规定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0~3/0。

支柱(琵琶撑)之间应设拉杆,互相拉撑成一整体,离地面50cm设一道,以上每隔2m设一道。支柱下均垫楔子(校正高低后钉固)和通长垫板(50或75×),垫板下的土面应拍平夯实。采用工具式钢管支柱时,也要设水平拉杆及斜拉杆。

当粱底距地面高度过高时(一般6m以上),宜搭排架支模。或钢管满堂脚手式支撑。

在架设支柱影响交通的地方,可以采用斜撑、两边对撑(俗称龙门撑)或架空支模。

上下层模板的支柱,一般应安装在一条竖向中心线上。

1.1.1.1.2板模板

即先按粱底标高满铺一层模板,在上面弹出井字粱的位置绑扎井字粱的钢筋,然后将木制开口盒胎模或塑料开口盒模板开口向下放入粱间空档处,再绑扎楼板面钢筋,浇灌粱与楼板混凝土。

用钢桁架代替木搁栅及染底支柱。桁架布置的间距和承载能力要经过核算方可使用。

楼板现浇板支撑钢管间距为0×0mm,支架水平方向拉结三道,距地10-30cm扎一排为地杆,杆中杆顶各扎一道拉结杆。板模拼缝完毕应清理干净,同时处理好较大的拼缝,可在上面铺贴胶带或油毛毡,防止漏浆。同时在扎筋前涂刷隔离剂。

1.1.1.1楼梯

楼梯模板施工前应根据实施层高放样,先安装平台梁及基础模板,再安装楼梯斜梁或楼梯底模板,然后安装楼梯外帮侧板,外帮侧板应先在其内侧弹出楼梯底板厚度线,用套板画出踏步板位置线,钉好固定踏步侧板的档木,在现场装钉侧板。

梯步高度要均匀一致,特别要注意最下一步及最上一步的高度,必须考虑到楼地面层粉刷厚度,防止由于粉面厚度不同而形成梯步不协调。

1.1.1模板及支架设计的验算

1.1.1.1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考虑下列各项荷载

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

2.新浇砼自重;钢筋自重;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

3.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

4.新现浇砼对模板产生的荷载;

5.倾倒砼时产生的荷载。

6.楼板模板的强度验算本工程楼层板厚以计算以mm为主。

7.取永久荷载系数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1.4。

8.施工荷载按均布作用时,设60*80的木楞间距为mm,

9.模板宽度mm。按规范要求进行强度验算的设计荷载如下:

10.平板模板的标准荷载:(按底层板厚mm计)

11.九夹胶板自重(18mm)0.3kN/m2

12.楼板的混凝土及楼板钢筋自重25.0*0.10=2.5kN/m2

13.施工人员及设备均布荷载:2.5kN/m2或施工人员及设备集中荷载:2.5kN

1.1.1.2材料参数:

18mm厚九夹胶板(0mm宽)有关计算参数如下:

E=1.0*Mpa;W=54cm3;I=48.6cm4;f=17Mpa。

1.1.1.3验算公式:

强度验算时(按简支梁计算)近似取:M=0.*q*12或(按3跨连费心梁计算)近似取:M=0.0.*q*12+0.20*p*1

计算简图如下(按3跨连续梁计算):

σ=

刚度验算时近似取:

ω=

1.1.1.4模强度及刚度验算

考虑施工人员及设备均布荷载时:

q=1.2*(0.3+2.5)+1.4*2.5=6.86kN/m

M=0.*q*12=0.*6.86*0.42=0.(kN·m)

考虑施工人员及设备集中荷载时:

q=1.2*(0.3+2.5)=3.36kN/m

p=1.4*2.5=3.5kN

M=0.*q*12+0.20*p*1=0.*3.36*0.42+0.20*3.5*0.4=0.35(kN·m)

取M=0.35(kN·m)计算模板强度:

σ==0.35*/54*=6.48f=17N/mm2

1.1.1.5刚度验算:

q=1.0*(0.3+2.5)=2.80kN/m

==2.80*0.44*/*1.0**48.6*=0.14mm≤L/=1mm

经验算,底模强度与刚度均满足要求。

1.1.1.6主梁模板强度及刚度验算

主梁模板采用18mm厚九夹胶板(0mm宽)有关计算参数如下:

E=1.0*Mpa;W=54cm3;I=48.6cm4;f=17Mpa.

1.1.1.7底模模强度及刚度验算

验算高为1的主梁: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e=2.0kN/m2;

九夹胶板及支架自重:(18mm)a=0.3kN/m2

主梁的混凝土及主梁钢筋自重:b+c=25.5*1.2=30.6kN/m2

以单位梁宽计算:q=1.2*(0.3+30.6)+1.4*2=39.88(kN/m)

M=0.*q*12=0.*39.88*0.=0.44(kN·m)

σ===8.15≤f=17(N/mm2)

刚度验算:

q=1.0*(0.3+30.6)=30.9kN/m

ω=

==0.52mm≤i/=/=0.75mm

经验算,底模强度与刚度均满足要求.

1.1.1.8侧模强度及刚度验算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e=4.0kN/m2

新现浇砼对模板产生的荷载:f

f1=0.22tv0.5

f2=yh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v=3m/h

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为C(即t0=4.4h),塌落度为~mm

f1=0.22tv0.5

f1=0.22*24*4.44*1.0*1.15*3.05

f2=46.7kN/m2

f2=ych

f2=24*1.2=28.8(kN/m2)

q=1.2*28.8+1.4*4.0=40.16(kN/m)

M=0.*q*12=0.*40.16*0.=0.45(kN/m)

σ===8.1≤f=17(N/mm2)

刚度验算:

q=1.0*28.8=28.8kN/m

ω=

ω==0.48mm≤l/=/=0.75mm

经验算,底模强度与刚度均满足要求。

1.1.1.9钢管脚手架承载力验算

设计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本工程支模架采用Ф48*3.5mm钢管脚手架,A=4.89cm2;f=N/mm2;i=1.58cm

采用满堂脚手架支撑,横向间距1.0m,纵向间距1.0m,脚手架步距h=1.8m。设步距2~3道。

模板支架沿梁每米长度的荷载:

模板及木楞:0.5*(1.2*2+0.35)=1.kN/m

混凝土及钢筋自重:25.5*0.3*1.2=9.18kN/m

施工人员及设备:3.0*1.0=3.0kN/m

设计荷载q:

q=1.2*(a+b)+1.4*c=1.2*(1.+9.18)+1.4*3.0=16.9kN/m

每根钢管立柱的承受荷载为:N=1.0*q=1.0*16.9=16.9kN

立杆计算长度:l0=kuh=1.*1.50*1.8=3.m

长细比:=3./1.58*10-2=.37

查表,得ф=0.

所以,[N]=фAf=0.*4.89**=18.KN

N=16.9kN[N]=18.kN(采用Ф48*3.5mm钢管脚手架,脚手架步距h=1.8m)。故钢管立柱承载力满足要求。

1.1.2模板拆除

拆模前应有拆模试验报告单。本工程板垮均小于8m,挑梁长度小于2m,因此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拆模。拆模试块试验日期一般根据自然养护条件和经验确定,若试验结果未能达到拆模强度,应对工程砼继续养护后再次用回弹仪测定其强度,复核其强度满足后方可拆模。拆模前填写拆模试验报告单,由技术负责人签字批准后方能执行。

构造柱和圈梁侧模一般在不损坏砼棱角即可拆除,一般在砼浇完三天后可拆除。

模板拆除后,清除表面砼后刷以高效脱模剂。分类按码堆放整齐,以备再用。

1.1.3注意事项

安装时必须按照模板设计平面图及支模顺序进行。

上下层楼板的可调支撑应安装在同一条直线上。

底层竖向模板支撑系统,直接支设在基土上,为保证支撑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可采用脚手板作为垫层,以减小支撑系统对基土面的单位压力值,基土应充分夯实,并有适当的排水系统,防止在施工期间基土发生沉陷,导致模板系统下沉,影响钢筋砼结构的质量。

模板拆除应严格遵守规范要求,特别是承重模板及支撑,其砼强度应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拆除,在支撑系统方面还应注意当上层模板还浇砼时,下层楼板支柱不得拆除,再下层支撑亦仅可部分拆除,4m及以上跨度梁下均应保留支撑。

1.1钢筋工程

1.1.1施工准备

1.所采用钢筋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GB-92T和GB-91(热轧光园钢筋)、GB-91(热轧带助钢筋),且应按规定进行二次检测。

2.编制与复核钢筋配料单;

3.根据配料单下达进料计划;

4.钢筋送检合格及见证取样合格、焊条及焊件送检己合格;

5.钢筋加工机械已试运转、安全防护齐全有效;

6.钢筋堆场应及时清理、打扫,分别挂标识牌、构件名称、规格、数量、检验状态,分别堆放。

1.1.2施工工艺

钢筋施工顺序:扎独立柱、构造柱钢筋→扎梁钢筋→扎楼板钢筋→插筋。

钢筋制作前应先进行翻样,翻样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图及规范要求进行。翻样单审批合格之后方可进行加工,钢筋制作时应严格按样单进行,其构造要求满足设计及规范。现场制作的钢筋不得露天堆放,并按其规格分类堆放整齐,保持其不被污染。

钢筋绑扎施工程序:成品钢筋核对→工具、材料准备(扎丝、水泥砂浆垫块)及作业面清理→划出钢筋位置线→钢筋绑扎→检查验收→进入下道工序。

1.1.2.1基础施工工艺

在垫层上弹好各轴墨线→线扎底板号筋及转角筋→放置保护层块→绑扎负加钢筋→绑扎独立柱钢筋→钢筋隐验→拍摄结构照片→交工

1.1.2.2梁、板钢筋绑扎

1.梁、板钢筋绑扎时,一般先绑(圈)梁筋,再绑扎板筋。(圈)梁的钢筋可架空在梁顶绑扎,然后再落位。梁的箍筋接头应错开。

2.板筋绑扎,四周二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全部交叉点满扎。板筋绑扎时特别应注意上部负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等悬臂构件,要严格控制主筋位置。另外,梁板钢筋绑扎时应防止水电管线将钢筋抬起或压下。板带箍筋不踩倒、踩弯,板缝所加锚筋应与楼板锚固筋绑扎。

3.钢筋的搭接长度要按设计要求进行,梁上部筋应在跨中搭接,下部通长筋应在支座处搭接,且在任一搭接长度区段内,接头的钢筋截面积与钢筋总截面积之比不得超过50%。

4.为保证钢筋的保护层高度,在钢筋绑扎完毕后应及时垫好砼垫块板上、下层钢筋之间还应垫好用钢筋制成的小马凳,以保证板面负筋的位置。

1.1.3保证保护层厚度措施

为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先预制30×30×35mm、30×30×15mm、30×30×25mm的规格水泥砂浆垫块(与所浇砼标号同步),制作时预带铁丝,支模前把垫块绑扎在钢筋上。

及时绑扎好垫块,楼板在布筋前,在板面按图纸要求间距,弹好各纵横方向墨线,严格按墨线绑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yanlilun.com/bmlf/12650.html


当前时间: